作者:李大奎
《三国演义》"青梅煮酒"这一节中,投奔曹操的刘备,那时可说是"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常败将军,却被把持朝政"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一代枭雄曹操视为与之相提并论的大英雄: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这是何故?屡战屡败的刘备为什么独得曹操欣赏,对他如此看重?
要知道,那时的刘备哪有英雄气?整天东躲西藏,打仗几乎都是输,还总是哭哭啼啼,一度投奔何进、公孙瓒、陶谦等人,表现得就是"几易其主"的窝囊样子,且两度被吕布打得丢盔弃甲,可说是十分的不堪。
无奈之下,只好从长计议,暂投曹操麾下等待良机。
然,就是如此狼狈还有另图的刘备,却得到枭雄曹操格外的认可,除表奏汉献帝加封他为宜城亭侯,镇东将军,领豫州牧外,还视为普天之下除他之外的当世大英雄。
展开剩余85%曹操这样重视刘备,认为只有刘备才配得上与他共称"天下英雄"的名号,固然有试探之意,欲拉拢为他所用的本心,但究其内里,深藏不露的刘备其实却也当得起大英雄之称。
且不说面有异相、非比常人的刘备是大汉皇室之后,被汉献帝认可为血浓于水的刘皇叔,就刘备以下硬核的情形,便可感之他哪里是平平常常的一般人?
刘备是"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不假,不过,由于大汉实施的推恩令政策,轮到刘备这一代时,其家道早已中落,仅是有皇室背景的光环而已。
刘备小时候父亲就已去世,只得靠"贩卖鞋子,编织草席"跟母亲相依为命过着清贫的底层生活。
那时的刘备,也就是不喜欢读书,还有些爱慕虚荣的"贩履织席"之徒。说白了,也就是顶着皇室之后头衔的小商小贩,并不具备家道殷实的条件,也没有多少资源可以助力。
但不同寻常的是,实力孱弱的刘备却少有大志,自小就表露"将来要乘坐很豪华、很庞大的车子",且"好结交豪侠",很有正义感,还善于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
就在这样独具一格的"深藏不露"下,恰逢乱世之中的刘备获得了名义上匡扶大汉的逆袭之路。
正谓: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巅。若是命中无此运,亦可孤身登昆仑。
原来借助平定黄巾叛乱立下小小战功的刘备,尽管只得到安喜尉、下密丞、高唐令这些不入流的低阶官职,且不说与袁绍、袁术、刘表这些大佬相距甚远,就是割据江东的孙策,也望尘莫及。
但不忘初心的刘备面对一路走来遭遇的各种挫折,依旧不改认定的志向,在屡战屡败中展现出能屈能伸、坚韧不拔的信念与意志,还深得人心,拥有"老大哥"一样的担当与威望。
略举几例便可证实。
刘备出任平原国相时,对刺杀他的刺客就曾礼遇有加,感动得刺客不忍下手,还告之实情悄然离开。
北海相孔融被黄巾军围攻,刘备亲率三千士兵毅然应约驰援,营救太史慈。徐州牧陶潜被围剿向刘备求救时,刘备也是不顾个人安危,带领仅有的千余人马前往解危。
等等这些仁义之举,为刘备赢得人生的逆袭夯实了基础,也就有了厚积薄发的英雄底蕴。
其次,深谙"底层智慧"的刘备有过人的识人用人之术,特别注重"团结就是力量"。
原来匹马单枪的刘备,起兵之时就明白自己仅凭一双手、一张嘴,要在乱世之中崭露头角是远远不够的。
为此,刘备在凝聚人才方面体现了他独到的英雄气概。
且不说"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刘备得到"武圣"之称的关羽和虎将猛张飞的忠心耿耿辅佐,"三顾茅庐"赢得卧龙先生诸葛亮的全心全意帮衬,还凭一面之缘便打动赵云主动寻找赶来投奔,用真诚和义举感动马超、黄忠这些当世名将纷纷加入麾下……
等等这些识人用人的本领,足可见证刘备是独具慧眼的当世英雄,他有信手拈来的领导力。
正是刘备注重人心,懂得识人用人的高明艺术,才使他白手起家、由弱到强。
第三,刘备的示弱,以及了不起的政治智慧,也是体现他具备英雄气概的重要方面。
刘备创业初期弱弱的表现,哭哭啼啼的状态,其实是掩饰自己的尴尬罢了。
毕竟他的基础薄弱,只得受困于底气不足的现实,不得不立足于夹缝之中求生存,只要赢得超强团队的支持和底层百姓的拥护,就有望以弱胜强,实现匡扶汉室的宏愿伟业。
所以,狼狈不堪的刘备哪怕是东躲西藏,也要带着十多万荆州百姓一路逃亡,在徐州牧陶谦三让之下才接管徐州,在关羽张飞遇害时毅然决然倾蜀国之力发动明知不可为却为之的夷陵之战……
只因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
魏蜀吴三国鼎立后,刘备深晓他建立蜀国力量最弱,内忧外患更为突出。
强大的曹操虽说在赤壁之战中大大受挫,但实力摆着,仍是头号劲敌;雄踞江东的孙权虽说结盟,从他那里借来的荆州仍是致命的隐患。
兼之自命不凡狂傲自大的关羽,以蜀国顶梁柱自居,根本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哪怕是盟友孔权欲讨其女与子联姻,关羽也不屑一顾,视之虎女焉能配犬子……
关羽的目中无人,以及坐大的荆州集团,俨然成为随时都有可能引爆蜀国的炸弹。
坐在这样的火山口上,拿下三分天下的刘备明白自己只能是悲情英雄,要一统江山匡扶汉室谈何容易?且不说他的儿子刘禅也就是"扶不起的阿斗",能稳住帝业就不错了。
所以,艰难困苦的刘备,面对复杂的环境,只得另辟蹊径找寻偏安一隅的霸业之路,才能实力最弱的蜀国维持得更稳更妥。
实际上,关羽并不是排名第一的"蜀国五虎将",赵云才是。但为了筑牢"刘关张"桃园结义的义举,为了儿子刘禅顺利继承大统,驾驭多艰的内部环境,英雄暮路的刘备只得将关羽委以重任,守荆州,视为排名第一的五虎将,授假节钺的大权。
关羽"大意失荆州",连带张飞喝酒误事,被不堪受辱的手下砍下头颅,连锁反应之下,刘备便有了名正言顺挥军讨伐东吴的绝佳理由,于是,最为悲情的夷陵惨败出现了,刘备就这样被东吴的年轻将领陆逊"火烧连营",不得不"白帝城托孤",全权委托忠心耿耿的诸葛亮辅佐蜀后主刘禅,《出师表》由此成为千古绝唱。
这些悲壮的色彩,何常不是悲情英雄刘备不得已勾勒的大手笔?他为了儿子妥妥的稳住风雨飘摇的蜀汉天下,只得穷尽心力剃去关羽这样的刺头,让军师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稳住来之不易的刘室汉山。
不得不说刘备的城府之深,当然就是无出其右的当世英雄,也只有能文能武的一代枭雄曹操可以洞察了。难怪曹操在"青梅煮酒论英雄”时,唯赞了那时还是他手下的刘备。
综上而言,在时逢乱世的东汉末年,刘备深藏不露的政治远见,过硬的军事能力,识人用人的水平以及巧妙掩饰自己的高明手段,等等这些硬核表现,足可见证霸气侧漏的曹操所言不虚。
爱哭的刘备的确当得起天下英雄之称。各位看官,你们认为呢?
是为记。乙巳年九月二十二日于湄水之滨。
发布于:四川省融胜配资-低息配资炒股网-股市杠杆操作-配资炒股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